陈兢是我的艺友,他不大夸人,一夸就是高难度。那日,在泰山,同陪中国美院董文运教授,说起在杭州见到的画家,陈兢说:“老哥,你可以认识一下池沙鸿 ,那人,多好啵。”多好啵是陈兢的一个褒义词,说一个人好到极点,他就夸说多好啵。
池沙鸿的人一时难以得见,但他的作品,可以在网络随处搜阅。这阵子,有闲时,我就赏看一些池沙鸿的作品,发现,他是一位人物画家,题材很宽,主要两类,一是重大题材,一是生活题材,相对来说,日常生活的画面多一些。
池沙鸿成长在南方,浙派笔墨是他为画的立足点与出发点。他选材有一人的,也有两人或三人的,多人的场景也屡见不鲜,看出他驾驭画面的能力与修为。比如他的一幅《春信息 》,写画了泰顺、苍南山区的孩子在石垒房子里读书学习的场景,书写了那里老师们的尽责和学生们的坚韧,画面上没有老师,但通过学生们静静的表情、专注的目光,我们知道那位可爱的园丁就在前方的讲台,他(她)和孩子们一起,为梦耕耘,为梦飞翔,看着此画,我感觉到光明与敞亮。
浙江虽然气候温润,但冬天,一样也有阴冷的日子,特别是山里,特别是条件较差的乡村。池沙鸿不是歌颂主义者,他没有抹去这些当下乡村艰难的印记,而是真实地再现与纸上,说明他的创作不是为了给谁看,而是记下一段生活的真实,从这来说,他是一个艺术的现实主义者。他的目光,看着大众与平凡者,他的画语,一直在努力为普通人描述与歌唱。或许,这样的作品,在当下,在未来,更能引起关注与记忆。
看池沙鸿的水墨人物,如临一池春水,里面,有墨韵,还有笔的张力与骨意。
以后,或许去杭,或许能见到池沙鸿,我一定对照看看,池沙鸿是不是陈兢夸赞的那个“多好啵”。
池沙鸿的博客http://blog.sina.com.cn/u/1880716795
评论